(一)蛇纹石质玉(岫玉、花玉、黄玉等)
  性质——硬度:4.5-5.5度;密度:2.61克/立方厘米;
  耐火度:1500-1600度;颜色:绿、黄、白、红、黑等。
  成分——氧化镁(MgO) 42.1%;二氧化硅(SiO2) 43.8%;氧化钙 (CaO) 0.15%;结晶水(H2O) 11.7%;
       三氧化二铁(Fe2O3) 0.64%.
   (二)透闪石质玉(老玉、河磨玉、石包玉)
  性质——硬度:6.36-6.46度;密度:2.91-3.1克/立方厘米;
  折射率:1.60-1.62;颜色:黄白、绿、青、黑、糖白。
  成分——二氧化硅(MiO2) 61.28%;氧化镁(MgO)24.25%;氧化钙 (CaO) 11.56%;氧化铁(FeO)       0.39%;三氧化二铝(Al2O3) 0.86%;氧化钠(Na2O)0.16%。
  (三)蛇纹石质玉和透闪石质玉的混合体(甲翠)
  性质——硬度:4.94-5.83度;密度:2.66克/立方厘米;颜色:白绿相间。
  成分——绿色部分:二氧化硅(si02) 42.38%;氧化镁(MgO)43.60%;氧化铁(FeO) 2.16%;三氧化二      铝(Al2O3))0.18%
   白色部分:氧化镁(MgO)27.42%;二氧化硅(SiO2) 56.89%; 氧化钙 (CaO) 13.22%;氧化铁(FeO)        0.37%。
  岫岩玉的成矿模式
  蛇纹石质玉的主要成分为Mg6[si4O10](OH)8
   透闪后质玉的主要成分为Ca2Mg5[Si8O22](OH)2
   从成矿地质背景和各种测试数据特征分析,其中的Mg和Ca是来自其赋存的地层围岩——白云质大理岩,即白云石(CaMg(CO3)2)、菱镁矿(MgCO3)和方解石(Ca(CO3)2)。而其中的Si和H2O则****可能是来自附近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的富Si质的热水溶液。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,富含Si质的岩浆热液沿着大理岩的构造型隙流动时,与围岩物质之间即可发生交代反应,在反应过程中,热液萃取了大理岩中的Mg和Ca,与Si进行反应即可形成蛇纹石玉矿或透闪石玉矿。如果溶液中Mg的浓度高,则形成蛇纹石质玉(1);如果Ca的浓度高,则形成透闪石质玉(2);如果Ca和Mg的浓度差不多时,则可形成蛇纹后质玉和透闪石质玉大至各占一半的甲翠玉(3)。其反应大致可用下式表示:
  6MgCO+4SiO2+4H2O→Mg(si4O10)(OH)8+6CO2↑…(1)
   菱镁矿      蛇纹石质玉
  5Ca(CO)2+8SiO2+H2O→Mg(si8O22)(OH)2+3CaCo3+7CO2↑…(2)
   方解石        透闪石质玉
  11CaMg(CO3)2+12SiO2+2H20→Mg6(si4O10)(OH)8+Ca2Mg5(si8O22)(OH)2+9CaCO3+13CO2…↑(3)
   白云石           蛇纹石质玉     透闪石质玉